关于提高代表素质的思考与建议
来源:灌南县人大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础。做好代表工作,对于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履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职责,发挥权力机关的法定作用;对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8号、省委2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大代表素质的高低,不但直接影响代表作用的发挥,而且直接影响人大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能,对人大代表个体形象和整体形象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人大代表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是政治素质。人大代表是各级国家机关的组成人员,必须行使好代表人民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力,只有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讲政治、守规矩,才能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行使职权,在自己参加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和推进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全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大工作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文化素质。人大工作涵盖面广,人大代表只有具备比较全面地知识结构,才能履行好职责。当今社会是一个“互联网 ”的信息化社会,人大代表除了要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文件材料、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基本素质外,更应该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努力扩大知识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三是法律素质。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是法治社会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而作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更应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只有懂得法律,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因此,人大代表不仅要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而且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去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并利用法律的武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四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素质。新形势、新常态下,人大代表应该提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把握问题的素质,善于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上、长远上、根本上考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的能力;要提高深入实际、开展调研、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的能力;要具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二、代表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新修改的《代表法》的深入实施,各级人大代表的结构和素质正不断趋向优化和提升,在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代表的崇高使命、神圣职责以及形势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期盼来衡量,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是缺乏应有的代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加强,人们对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无疑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人们的思想中,仍有一些认识问题尚未解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在进行的代表选举仍然是“形式主义”,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参选态度冷漠。特别是中央的八项规定以后和公车改革以来,对能不能当选代表抱无所谓态度,认为以前参会或活动时可以发放的纪念品现在没有了,也无人请吃了,一点也不实惠了,参加会议或视察活动已取消专车接送,甚至还得自己掏钱打车到指定地点集中。还有的选民认为,代表只不过是“听听报告举举手、通通决议按按键”,因此对选谁当代表持“事不关己”的态度。从代表自身来看,有的人将当代表仅仅视为一种荣誉,没有认识到代表具有崇高的法律地位和重要的政治责任。甚至还有少数代表还认为代表有职无权,只是“开会报个到,视察挂个号”,直接影响到代表作用的发挥。
二是基层代表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一些代表由于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加上他们对权力机关的运行程序不甚了解,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为欠缺,使自己或选民的意愿不能完全准确地得以表达。个别代表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文件看不懂,审议不发言,议案不提写,有代表之名,无代表之实,纯属在当“哑巴代表”。
三是代表的履职能力不强。部分代表履职意识淡薄,除了参加人代会,从不参加代表活动或小组活动,不提写议案、建议和意见,不联系选民,上情不下达,下情不上传,不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有的代表除了把代表当作一种荣耀外,什么事都没干,特别是配额选出来的个体工商户代表履职能力较低,有时候开会或参加活动还出现被动应付了事的现象。
三、提高代表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代表意识。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论从事什么职位,来自哪个阶层,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只有确立为民服务的全新理念,才能真正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要通过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和教育,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主体观念和履职观念,才能真正体会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深刻涵义。无论何时都要记住票在选民手上,民意却在自己心中,代表不能白当,得为百姓说话。任期有限、责任无限,代表不能只满足于光荣感,而忽略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代表干了什么,还要让百姓知道。
二是要进一步优化代表结构。把好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思想品行、遵纪守法、履职能力关,尽量增加懂得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比例,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代表素质的要求,提高代表的整体知识水平和建言献策能力。在代表构成比例上,还可以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不同地区的人大代表在构成上应该有所不同。如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应多考虑一些懂农业科技的代表,在工业发达地区,应多考虑一些懂工业管理的代表,尽量使人大工作充分体现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今年是换届选举后的开局之年,新一届人大代表中有三分之二的新代表,这些代表大都对人大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就是连任的代表根据新形势发展需要,也必须不断的强化学习和培训。同时,要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基层,加大对基层人大代表的培训力度,实现人大代表培训全覆盖。并建立和完善有场所、有器材、有制度、有计划、有活动、有档案的“代表之家”,为开展代表活动和代表培训提供固定场所,确保代表学习、培训和活动有阵地、有平台。
四是要进一步建立代表工作的激励约束机制。向代表发放《履职手册》,让代表每季度填报一张《履职情况登记表》,对代表参加会议和活动进行详情记录并由本人签字确认。组织代表定期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并接受评议,激励人大代表履职创新要体现在实际效果上,不能“有位无为”。开展评选优秀人大代表和先进代表小组以及优秀议案、建议活动,着力调动代表履职创新的积极性。打破“终身制”,撕毁“护身符”,建立不称职代表劝退制度,坚决纠正代表不负责任、不愿作为等行为,并完善相应的约束机制,切实加强对代表的监督与管理,增强代表履职尽责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提高代表的自身素质,以维护代表的整体形象。